研究与开发

乍一看,如今的腕表机械机芯与 200 年前几乎无异:齿轮、螺丝、弹簧与小齿轮,井然有序。但细细考究,您会发现,许多细节早已大幅改进。改进从不止步,若想追求技术独立、走时精准与经久耐用,还要维持一以贯之的优雅设计,就仍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与开发。
NOMOS 的“登月时刻”
由摆轮、摆轮游丝及擒纵叉、擒纵轮组成的擒纵机构,是腕表机芯的核心。放眼世界,能自行研发并生产该核心部件的品牌屈指可数。NOMOS Glashütte 正是其中之一。NOMOS 为开发自制擒纵系统历时七年,投入达1100百万欧元。该系统于 2014 年面世,使 NOMOS 终于实现技术独立。对于一家独立制表公司而言,这项飞跃堪比“登月”。

蓝色摆轮游丝是 NOMOS 自制擒纵系统最醒目的标志。NOMOS 自主研发的 DUW 调速系统亦为实现机芯的极致优雅而设计。因此,它无需调节螺丝,调速器与固定脚连接在摆轮桥板的环形结构上,可从上方进行微调。

蓝色摆轮游丝是 NOMOS 自制擒纵系统最醒目的标志。NOMOS 自主研发的 DUW 调速系统亦为实现机芯的极致优雅而设计。因此,它无需调节螺丝,调速器与固定脚连接在摆轮桥板的环形结构上,可从上方进行微调。

打造擒纵机构需要深厚的制表功底、严密的几何设计以及高精度微机工艺。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与弗劳恩霍夫研究所也参与了 NOMOS 自制擒纵系统的研发。

摆轮游丝的末端曲线必须保持绝对平行,擒纵叉脚的位置精度需以百分之一毫米计。
neomatik 创新自动机芯
neomatik 的含义是“全新自动上链”,该系列机芯在量产条件下依然较过去更纤细、更优雅、更精准。得益于优化材料、自主技术与精密设计,NOMOS 在实现自动上链的同时,厚度却仍可媲美手动上链腕表。

DUW 3001
NOMOS 于 2015 年发布首款 neomatik 创新自动机芯,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。DUW 3001 厚度仅 3.2 毫米,让自动腕表既具正装腕表的优雅,又保持富有亲和力的定价。其双向上链摆陀效率高达罕见的 94.2%。
深入了解 DUW 3001

DUW 6101
DUW 6101 的日历机构并非叠加在机芯之上,而是完全整合于机芯内部。这一独家日历腕表功能已获专利保护。当然,佩戴者也可以自行调整日历,只需将表冠向任一方向旋转,操作简单快捷。
深入了解 DUW 6101DUW 3202
这款 neomatik 创新自动世界时机芯的上链摆陀饰有金色地球图案。该机芯不仅极其纤薄,还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思路:世界时机制与 24 小时家乡时间功能直接被纳入机芯底层结构,并非外加模块。
深入了解 DUW 3202
专利
NOMOS 腕表拥有无可仿效的超薄结构。要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实现精准与性能,离不开自产机芯部件、制表工艺积累与 NOMOS 技术的有机结合。其中,部分结构已获专利保护,例如 DUW 6101 neomatik 创新自动机芯的日历调整机制,以及 DUW 4401 手动上链机芯的动力储存显示机制。
日历机件
DUW 6101 的日历机件,创新性地将日历片置于机芯外围,不仅节省空间、安全可靠,还能通过旋转表冠实现手动双向快速调节。即便在日历自动切换的锁定时段,手动调节也不会造成损伤,这一程度的保护机制在制表业中极为罕见。

该专利结构的核心是一枚搭配三角凸轮的日历齿圈,并由可枢转的棘爪环绕配合。承载轮由下方的第二齿轮驱动。
环形日历
别具一格的日期显示,源于独到的技术设计,反过来说也同样成立——于 NOMOS 而言,设计与结构始终相辅相成。通过将日历片设置在机芯外围,NOMOS 实现了独特的环形日历显示:两处标记沿表盘边缘滑行,框定当日日期。
动力储存显示
Metro date power reserve 大都会系列日历动力储存腕表所搭载的动力储存显示机制,结构巧妙而简约,并已获得专利。它仅由三枚齿轮构成:上下叠装的窗口齿轮与显示齿轮,再加上一枚与二者啮合的行星齿轮。由柏林设计师 Mark Braun 操刀的表盘设计,以薄荷绿与红色呈现动力储存显示,早已成为 NOMOS Glashütte 的经典设计之一。

机械腕表的动力储存显示功能,最早可追溯至 18 世纪,当时用于海军天文台认证时计,用以指示机芯距离下一次上链还有多少时间。到了 20 世纪中叶,这一复杂功能在腕表领域的重要性显著提升,主要用于展示自动上链腕表确实能随动作完成上链。然而,在 Metro date power reserve 大都会系列日历动力储存腕表这类手动上链腕表中,动力储存显示则更像是一种机械之美的纯粹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