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件制造

NOMOS Glashütte 的机芯零部件大多由自家工坊亲自制造,包括小齿轮、传动轮、齿轮组,甚至精密脆弱的 NOMOS 自制擒纵系统专用摆轮。铣削加工、线蚀切割、宝石镶嵌与精密打磨等工艺,也均在内部完成。作为一家制表厂,NOMOS 坚持实现独立自主,直至每一个细节。
车削车间
黄铜、钢材,以及用于摆轮的铜合金 Declafor,构成了我们制表工艺的基础材料。这些旋转金属棒材在加工过程中可能需用到多达二十种不同工具,才能制造出微小的机芯零件——所要求的精度,在其他行业中几乎难以见到。
精确至千分之一毫米
工坊所采用的制造公差精度可达微米级。在某些部位,允许的误差不得超过两微米——也就是千分之二毫米,几乎只是金箔厚度的五分之一。五台计算机控制的车床与持续不断的品控,共同确保加工结果的高度精确。
摆轮的制造
摆轮的制造本身就是一门独立的工艺。全球只有极少数制表厂具备大规模生产摆轮的能力。其结构复杂,且必须达到完美的动平衡,才能确保这颗机械腕表的“心脏”跳动精准有序。

车床加工摆轮。
切削齿轮齿形
齿轮的性能取决于齿形的结构与角度。NOMOS 在齿形轮廓的研发上投入大量精力,旨在实现最优的动力传输效率——并取得了显著成果:neomatik 创新自动机芯齿轮的传动效率高达约95%。
齿轮切削机运转中:工件被固定在主轴之间进行加工。

DUW 3001 自动机芯中的表冠轮与中间传动轮。
质量保障
每一枚齿轮都由人工逐一装入齿轮切削机进行加工。而每生产五十枚齿轮,就会进行一次抽检。质量保障是 NOMOS 零件制造的核心环节之一。根据不同零件的特性,有时进行抽样检测,有时则执行覆盖率高达 100% 的全面检测。
铣削车间
NOMOS 的机芯从零开始,在自有工坊内精密打造。当然,夹板和桥板也全部由内部铣削完成。每一道导轨、每一个孔位,都经过事先精确计算。零件在一面加工完成后,会由人工进行去毛刺与打磨处理。机器一次最多可处理装有 20 枚毛坯的送料盘,并连续运行长达八小时。

在格拉苏蒂四分之三夹板下方,摆轮依然清晰可见。
四分之三夹板
四分之三夹板是格拉苏蒂传统制表工艺的重要特征。早在 1865 年,费迪南·阿道夫·朗格(Ferdinand Adolph Lange)便采用单一夹板结构,取代多枚桥板,用以固定大小齿轮的位置。这种结构不仅稳定性极高,设计也更为简洁——前提是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协同必须经过精密计算并准确执行。
线蚀切割加工
结构纤细、形态精密的零件采用线切割工艺进行加工。这一过程利用直径仅 0.1 毫米的极细黄铜丝,在离子水环境中从钢制毛坯堆中精准切割出所需部件——包括微小的校正星轮、停秒弹簧、时标、表盘固定架等多个关键零件。
精美的“边角料”
那些切割剩下的金属毛坯,美得让人舍不得丢弃。因此,我们有时会为它们镀金,加上皮革绳,将它们变成书签或节日装饰品,赋予它们新的生命。

NOMOS 圣诞树挂饰

抛光工艺
镶嵌红宝石、倒角修边、精致打磨——在抛光工坊中,一切工作都围绕着 NOMOS 机芯零件的美感与精度展开。
挂满格拉苏蒂日晖纹抛光齿轮的工具架。
精致打磨
格拉苏蒂条纹、光芒放射纹,或细致的日晖纹打磨:在过去,工匠们会巧妙地对零件表面进行粗化处理,以吸附灰尘。而需要保持无尘的部位,则会进行抛光处理。如今,腕表表壳已能有效防止灰尘进入,但这些抛光工艺依旧保留——它们不仅令人赏心悦目,更是传统制表技艺的重要标志。

带有精致日晖纹打磨的 DUW 4601 日历机芯。